第361章 点沙成泥,沙漠稻种的真实展示!
“幸好我们之前没有冲动和美坚国签订合同,差点就被忽悠了。”
“谁能想到森林一号和沙漠稻种的差距这么大呢?如果不说,我还以为这是两个时代的科技。”
“最关键的是美坚国的定价实在太高了。对比之下,还是和华夏国深入交流更有性价比。”
“那个叫苏御的年轻科学家确实厉害啊。这才一两周的时间,竟然就真让他把这种理想中的东西给实现了出来。”
“美坚国现在肯定气炸了。他们早在好多年前就已经对这个土地沙漠化的研究有了成效,一直拖到今天才拿出结果。如果早些完成,估计也就没有华夏国什么事情了。”
“这能怪谁,要怪只能怪美坚国自己从始至终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要我说,如果不是为了赚这笔钱,恐怕他们还会继续拖下去。”
国内外的社交媒体上,有关注着时事新闻的人们纷纷发表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幸灾乐祸。
对于美坚国这种想要趁机发国难财的行为感到不齿。
活该森林一号砸在手里!
早干什么去了?
现在人家的沙漠稻种一出,傻子才会继续购买森林一号。就算自砍一刀,将价格打个对折恐怕也是无人问津。
更别说沙漠稻种无论从性价比,科技水平,最终效果,培育难度都全方面的碾压森林一号。
明眼人都看出来,这一次,美坚国是真的玩儿砸了!
沙漠试验田边。
介绍完了稻种各种功能和属性的苏御休息了片刻,又回答了几个记者们提出来的问题,随后正式揭开了稻种的神秘面纱。
这还是沙漠稻种第一次亮相。
在此之前,就算是李院长和农科研究院的其他研究员们都没见过稻种到底长什么模样。
只见苏御手中攥着一小把稻种。
稻种颗颗饱满,充满了生机。乍一看上去,与一般的稻种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不同就是稻种的大小是一般种子的两到三倍,如同一颗瓜子。
“刚才介绍完了有关稻种的各项事宜,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我就给在看的观众们和各国的专家们看一看现场的培育实验。”
一边说着,苏御拿起了提前放在一旁的铲子开始在沙地里挖坑。
这是他为了今天的发布会,特意准备的一个环节。
现场培育实验!
没错,换做一般的产品新闻发布会,大家只能看看提前录制好的视频,以及产品的各项实验室数据。
尤其是这种需要生长周期的植物,更是别想看到完整的生长过程。
毕竟怎么这种东西又不是科技产品,顶多拿出成品展示一下就是极限,谁能现场的演示全过程啊。
也就是苏御早有先见之明。
在进军农业板块之际,第一样的研究发明就是生长加速大棚。
如果没有这件东西的存在,可以说后续的超产西瓜种,超级果树,沙漠稻种这一系列的产物都不可能第一时间得到验证。
所以生长加速棚也的确是跨时代的发明。
见苏御闲庭信步地在沙地上挖出了一个一平米沙坑,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现场展示!
这得是有多大的自信才能做出这个决定啊。
都知道华夏国的科学家们靠谱,严谨,讲究用事实说话,今日有幸一见确实如此。
反正美坚国的新闻发布会就没有如此诚意。
将坑挖好,苏御均匀的将五粒瓜子大小的沙漠稻种播撒在沙坑里。沙坑苏御也挖的也并不深,大概也就在二十2公分左右,和种植普通的农作物并无什么太大的区别。
播撒完种子后,苏御先是用沙子将泥土种子覆盖,紧接着把生长加速棚放在了埋下种子的地方,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超速土。
关于生长加速棚,大部分人都曾经在农业展览会上亲眼见过。所以对此也大致了解。加速棚的主要作用就是催化植物的生长速度。
现场的摄像师也识趣地将镜头给了沙坑一个特写。
沙坑就是普通的沙坑,肉眼可见全是沙子,没有水,更没有添加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很快。
被生长加速棚开始展现出加速效果。
被覆盖上了薄薄一层超速土的地方,有新绿的芽尖冒出,然后快速开始生长。
绿色的禾苗茁壮生长,片刻之后,根茎变粗,一片片绿色的叶子给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
和寻常的稻苗相比,沙漠稻种生长出来的稻苗主干更高,叶子更宽大,整体更大上几分,清风吹拂,枝叶摇晃。
再看向扎根在沙漠的位置,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如同流水般的沙子竟然结成了一块块的形状,黄色沙子也变成了深棕色的泥沙。
轻轻掰下一块泥沙,能够清晰地看到稻种细密的根茎犹如密集的血管一样,将沙子牢牢地抓在了一起。
五株尚未成熟丰收的稻苗竟然真的将方圆一平米的沙子转变成了泥沙。
也不知道苏御在研究时候用了什么原理,明明是需要大量水才能生长着的稻苗,非但长势喜人,更将从空气中吸收到的水份供给给了沙地,让沙地完成了转变!
又过了片刻,青色的稻苗开始逐渐成熟。
绿色渐渐变成了和周遭沙子一样的金黄。
沙漠稻种成熟了!
一粒粒颗粒饱满的麦穗带着独特且清新的米香,在空气中飘散。
那不仅是丰收的味道,更是实验成功的标志!!
苏御手脚麻利地将成熟的稻苗割下,只留根须依旧埋在沙地中。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被割掉的稻苗就会像韭菜一样继续开始生长。
第二批,第三批的稻穗便可以源源不断割下丰收。
苏御招呼来了一位农科院的研究员,让其把割下来稻穗进行现场处理。洁白细长的米粒像是小小的猫牙齿一样,散发着莹润的光泽。
将所有处理完成的新米进行称重,果然如同苏御介绍的那样,产量达到了杂交水稻产量的七成左右。
最关键是。
此刻,经过了一轮丰收。那种植稻种的沙地竟然真的变成了泥土。
虽然土壤可能并不肥沃,但那是货真价实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