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后续影响
    在场的万余人都是这种想法,但钢碑周围能容纳的人数终究是有限。
    刘建国没有上前,只是带着微笑看着这一幕,声音平稳而坚定。
    “请诸位为钢铁厂揭幕。”
    声音落下, 以王局为代表的,几十个人同时用力。
    深红色厚重的红色幕布被缓缓扯下,掩藏在红布后面的银灰色钢碑逐渐展露出其本来面目。
    在阳光的照耀下,钢碑发射出耀眼的温暖的光彩。
    那光彩好似比阳光还要耀眼,一时之间无数人被这光彩照耀的满面通红。
    幕布落地,巨大的钢碑展现出其巍峨的本体。
    钢碑高足有九米九,宽三米三,厚一米一。
    在其顶部篆刻着四九城钢铁厂几个大字,下面则是钢铁厂的代表符号锤头和钢毡。
    其余地方则是密密麻麻,用楷体撰写的名字。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在钢铁厂符号下面,第一个名字却不是刘建国,而是乔三桥三个大字。
    看到这三个字,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
    只有经历过那些年,并且知道那件事情的人才明白这个名字的意义。
    “我想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第一个名字篆刻的是乔三桥。”
    刘建国看向众人,万余人也看向刘建国,眼神中带着疑惑与不解,甚至于王局此刻也是有些奇怪。
    他能明白刘建国这么着急立碑的原因,但不明白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名字篆刻在第一个。
    “乔三桥,这个名字对于大部分人都很陌生。
    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在钢铁厂遇到过这个人,那么为什么他的名字能够占据第一位。
    轧钢厂发展到钢铁厂,是从厂子研究出马氏体时效钢开始。
    乔三桥,是那十年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参与到咱们厂内研究的一名教授。
    当年因为奸人举报,乔教授为保全研究成果和其他研究人员,自愿牺牲。
    如果没有他,就没有马氏体时效钢的诞生,也没有现在的钢铁厂。
    所以,大家觉得乔教授的名字篆刻在第一位是不是应当的?”
    随着刘建国的声音落下,所有人也明白了这个名字的由来。
    虽说不认识这位教授,但不影响他们此刻对其的崇敬。
    声浪再起,这次是对于乔三桥教授的赞歌。
    在主席台后面,十几位老教授此刻双目泛红,不少人更是痛哭流涕。
    他们是第一批参与研究的老教授,刘建国自然不能忘记他们。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亲自上门将这些老教授请到了现场。
    伸手虚按,全厂逐渐安静。
    刘建国按照顺序,一个个介绍起了钢碑上的名字。
    在乔三桥之后的是那十几个教授的名字,随后是厂里的工人和技术员的名字。
    这些先贤名字篆刻完,才是王局的名字以及林司长的名字。
    接下来,才是刘建国杨书记以及钢铁厂领导的名字。
    随后就是全厂工人的名字,这就没有先后了,都是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两万多个名字,刘建国一个一个的读出来,随着广播的声音传遍全厂。
    每一个钢铁厂的工人都与有荣焉,毕竟上面有他们的名,能够传承千百年的名。
    ...
    接碑仪式只是持续了一上午,中午的时候钢铁厂食堂做了丰盛的吃食,几乎都是肉菜,让上午激动万分的工人又享受了一把美食盛宴。
    做饭的是蜀香楼的厨师,为了今天,刘建国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了何雨柱为首的厨师们来钢铁厂做饭。
    当然,何雨柱本想着免费服务。
    毕竟他也是钢铁厂的一员,刘建国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不把他的名字刻在钢碑上。
    就冲这一点,何雨柱觉得自己应该免费服务。
    不过刘建国拒绝了,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
    何雨柱刚刚做生意不久,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最重要的是,蜀香楼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意,后面还有娄家和许大茂。
    要是免费服务,许大茂指定同意,毕竟这就相当于刘建国欠了许大茂一个人情。
    王局也是少有的留在钢铁厂吃饭,吃着何雨柱的手艺,王局这位老吃家可是吃的很开心。
    不仅一直夸赞着何雨柱的手艺进步了,还把何雨柱叫上来喝了两杯。
    钢铁厂的接碑仪式落幕,但这件事情引起的风波还在继续。
    冶金局某位副局长办公室,林元图再听到秘书的汇报,宠辱不惊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惊诧与愤怒。
    “你说什么?”
    威严的声音落在秘书的耳中,就好似一座大山压下。
    秘书的额头瞬间布满冷汗,颤颤巍巍的道,
    “林局,钢铁厂举办了一个接碑仪式,宣布改革成功。”
    “放他娘的屁,去年才开始的改革,今天就成功了。
    你去让张司长去质询一下,是不是想要功劳想疯了,竟然敢自作主张。”
    “林局,王局在场。”
    “王...王局,好个王局,好啊,这临走临走还给我下一个绊子。
    你去把张德山叫过来,我有事情找他。”
    “是”
    等到秘书离开,林元图不由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眼神阴狠的看向窗户外的景色,嘴中恶狠狠喃喃道,
    “想要把事情做实,那我就毁了重建。
    走都走了,非要搞事情,我倒要看看不在这里,你怎么声援你的爱将。”
    ...
    第二天一早,四九城日报再次买爆。
    关于钢铁厂的报道占据了四分之一的版面,看到四九城日报的人都不由的震惊万分。
    前段时间钢铁厂的万人竞聘热度还没过去,这一次的接碑仪式直接点燃了整个四九城。
    在四九城日报报道之后,各种小报社都联系上了钢铁厂。
    有的小报社联系不上厂领导,就派出记者在钢铁厂门外等着。
    选择一个工人进行随机采访,也还好那天几乎所有的工人都参与了这次接碑仪式。
    这些记者随便都能获得当天的全部内容,当然也有些记者想要闻讯更多。
    却被工人认为是想要诋毁钢铁厂给来了一顿嘴炮攻击,对于这种程度的攻击,这些小报记者更加兴奋。
    毕竟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钢铁厂这边的员工凝聚力十分强大。
    从侧面证明钢铁厂这次的改革不是吹嘘,而是实实在在的为工人着想。